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2016年6月30日,蘋果官方發布公告,根據2016年5月2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的《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見閱讀原文),移動游戲需要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審批才可發布,開發者需要在“App審核信息”部分的“備注”字段輸入游戲類App的批準號碼和批準日期。
廣電總局通知核心內容:7月1日前上線日沒有版號的游戲會被下架;7月1日以后需申報版號,但必須提供支撐材料,如運營協議,官網發布上線截圖,權威媒體發布的消息新聞截圖等。
蘋果App Store做為個人開發者云集的*后一個陣地也宣告淪陷。游戲版號申請需要那些資質?申請方如何根據游戲類型準備申請資料?整個審批周期又有多長?代辦行業是否靠譜及費用如何?App Store宣布遵紀守法后真的需要游戲版號嗎?文公子將圍繞這些問題一一解讀,文章內容略長,閱讀時間需要20分鐘。
第一,不涉及政治、軍事、民族、宗教等題材內容,且無故事情節或者情節簡單的消除類、跑酷類、飛行類、棋牌類、解謎類、體育類、音樂舞蹈類等休閑益智國產移動游戲;(以下簡稱“七大類”)
政策對第二類游戲產生影響較大,不少游戲公司都經歷了辦理游戲版號遭拒,具體表現在大多數公司仍然不知道游戲題材、系統標準、申請流程是什么。所以要么摸著石頭過河,邊改邊看;要么就大改游戲,但這樣的成本顯然不是每個公司都能承擔的,并且周期很長。
游戲開發遵守標準:《出版管理條例》、《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移動游戲內容規范》
申請流程:填寫《出版國產移動游戲作品申請表》(見閱讀原文),并在預定上網出版(公測,下同)運營至少20個工作日前,將此表及相關證照的復印件(一式兩份)報送屬地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注:七大類的代辦主要跟有審核資質的出版社有關系,出版社審核后送審至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非七大類直接送審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此類代辦主要跟省級出版社有一定關系。后面將詳細解讀)
已經批準出版的移動游戲變更游戲出版服務單位、游戲名稱或主要運營機構,應提交有關變更材料,經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理變更手續。
如果游戲遵守相應標準開發,及相應申請流程,申請版號問題一般不大,主要是周期漫長。如果游戲版號申請被拒,可能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上述問題存在,游戲版號辦理不下來,審核部門會要求游戲公司更改后再送審,周期漫長。
此前,游戲上線需要兩個備案:一個是游戲運營備案,理論只有備案的游戲才能運營收費;另外一個是文化部備案,規定“國產游戲自上線日內報文化部備案”即可。
然而游戲要拿到這兩個備案并不容易。申請游戲運營備案需要文化部的“文網文”證,而“文網文”要求公司注冊資金達到1000萬、無外資成分。
當下,企業并不能自主申請游戲版號,只能通過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的單位(即具備資質的出版社)進行申報,同時需要有工信部ICP許可證,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上,外資股份占比不能超過49%。
總結:除文網文、ICP等公司類資質外,一款游戲網上出版運營至少需要三個證——軟件著作權、游戲版號、文化部備案,對應的相關部門分別是國家版權保護中心(軟件著作權)、省或直轄市新聞出版局(版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局(版號)、國家文化部(文化部備案)。
文字稿包括:游戲總體介紹、開發運營公司介紹、NPC人物對話、物品道具名稱、技能列表說明、任務文本、防沉迷設置說明、游戲內的屏蔽詞庫等相關文字內容。
圖片稿包括:游戲NPC人物形象、玩家自選角色頭像、物品道具圖片、技能圖片、場景圖片、游戲截圖、操作界面等相關圖片內容。
需提供3個防沉迷賬號,3個普通賬號(如為MMORPG,則配各等級人物賬號)(注:帳號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3個成年人,也就是不納入防沉迷的,不作要求。3個未成年人,也就是要納入防沉迷系統的,要按照國家防沉迷要求來做。)2個普通無角色帳號。
錄制時長為10分鐘左右,包含游戲登錄過程、主要技能展示、游戲場景及人物動作展示等信息。
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在申請版號之前,需要具備ICP證(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這個證申請需要具備的資料較為苛刻,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上,申請周期大概60個工作日,外資企業是無法辦理ICP證的。順帶一提,“文網文”證辦理需要20個工作日。
出版社:審核時間5-10個工作日(如有修改,修改后出版社復審,復審時間是5個工作日,修改時間不在辦理時間內);
出版社到出版局:審核時間15-20個工作日(如有修改,修改后出版局復審);
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審核時間40-60個(如有修改,修改后新聞出版總署復審)。
在所有流程審批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注意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審核時間是 60-90個工作日,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時間預估3個月到5個月(一個月按20個工作日算)能拿到,如果遭遇其它突發情況,就遙遙無期。所以在具備申請資質條件下務必詳細了解相關文件內的要求,避免走復審流程。
游戲工委日前發布的《2015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5年廣電總局批準出版的移動游戲,全年僅有370多款。而數據顯示2014年的上線年移動游戲行業數據報告》顯示,前三個季度國內手游產量已達7000余款。7月1日前上線日沒有版號的游戲會被下架,這種“先上車后補票”的游戲審批模式,必然催生一批灰色產業鏈,主要以游戲版號代辦為主。
如今各個手游微信群開始出現不少代辦版號、代審批等內容。代辦版號按時間與游戲復雜度,價格從1萬到5萬不等;文網文加急約3萬;其他如ICP、文化部備案等在幾千元上下。很多依托與“出版社”與“各省出版局”的政府關聯關系開始光明正大做起代辦業務。
若按每年上萬手游的產量估算,僅代辦環節就將催生出億元級別的灰色市場。而對于游戲廠商而言,因為原本可有可無的版號等變成前置審批項,將直接提升數萬元的硬性成本,并且我們都知道,*終這些支出都會從玩家手中賺取。政府終究是打著凈化“游戲環境”的旗號從玩家身上轉移資產給有政府資源的人。
游戲名字不要與屏蔽詞庫里的詞有關聯,國家名是不能用的。比如,“日本帝國”是屏蔽詞庫中的詞,很多相近或者相似的詞語,或者網絡有涉嫌詆毀的詞語、國家、政治、軍事等一類名稱的游戲是無法辦理版號的;
軍事題材與歷史題材要謹慎對待,比如軍事游戲不能跟某些公認的惡劣戰役同名,不建議用真實的軍事戰役或者軍事地名,歷史題材要符合歷史事實,不建議使用杜撰或非公認的歷史內容,建議使用公眾熟知的歷史典故;
做游戲不要牽扯到國內外國家領導人、敏感人物、政治方面、宗教、迷信、犯罪、國際事務等,棋牌游戲是單獨的一類游戲,只要有一點涉嫌賭博元素就無法通過審核;
不能出現恐怖畫面、性暗示畫面、暴力畫面、血腥畫面等,游戲角色設計時暴露尺度不能過大;
審核過程中游戲與某IP的重合度超過20%,就需要有IP授權才能申請版號,否則無法申請版號,沒有版號渠道是無法上線的。進口游戲要符合國內的文化需求,很多日漫IP是禁止進口的,還有一些日漫IP的游戲是不予審核的等,進口IP建議先了解清楚后再購買。
IP牽扯到文字、美術、音樂、故事情節等多個方面,如果送審游戲在IP上出現問題,不管是文字、名字、音樂這些都比較好改,*難改的是美術資源。
7月1日之前提交的游戲,當前更新依舊OK;7月1日提交新的游戲,如果沒有游戲版本,審核被拒。
開測游戲查看更多商務合作查看更多編輯推薦查看更多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投稿郵箱:產品、開測信息郵箱:? 2001-2022GameRes游資網
據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官微消息,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管委會主辦的2022年度中國游戲產業年會將于2月12日至14日在廣州舉辦。
同時,由國家新聞出版署主管,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深圳市南山區共同主辦的2022年度中國電競產業年會也將于2月16日至17日在深圳舉辦。
這兩大會議被行業視為風向標級別的會議,可能會給2023年游戲產業發展釋放一些積極的信號。
在這兩個會議召開之前,有必要回望過去一年游戲產業發生的變化,以及觀察機構如何展望2023年的游戲行業。
2022年,對游戲產業而言是非常不易的一年,受版號發放影響,游戲公司國內業務壓力較大。
2022年,中國新發游戲版號512個,較2021年減少近三分之一,同樣也低于2019-2020年,該數字在2019年和2020年每年高達近1500個。
根據伽馬數據發布的《2022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2022年中國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2658.84億元,同比減少306.29億元,下降10.33%;游戲用戶規模6.64億人,同比下降0.33%。從收入和用戶規模看,同比都有所下降,行業增長整體承壓。
2022年11月10日,歐盟議會以560票贊成、34票反對、16票棄權,高票通過電子游戲長期發展戰略,扶持初創企業成長。
2022年12月14日,我國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及12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均提出錨定2035年遠景目標,要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要深入發展在線文娛,鼓勵傳統線下文化娛樂業態線上化,支持打造數字精品內容和新興數字資源傳播平臺等內容。
根據今年1月伽馬數據發布的《2022年中國游戲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近3成未成年人游戲消費減少,86.14%家長對保護效果滿意;超6成社會公眾明確支持游戲+。伽馬數據指出,中國游戲產業社會責任指數已連續4年增長。可見游戲公司對社會責任的重視,讓人們也對行業開始改觀。
Sensor Tower平臺數據顯示,2022年12月共43個中國廠商入圍全球手游發行商收入榜TOP100,合計吸金超過21億美元,占本期全球TOP100手游發行商收入39.3%。
興業證券1月31日研報表示,國內春節手游大盤重回增長軌道。2023年春節期間(除夕至正月初六)國內手游大盤流水同比增長9.7%,為2021年春節流水高點的91%;但由于流量紅利減弱,國內手游大盤下載量同比下滑19.7%,連續三年保持同比下滑。流水與流量的一增一降,表明2023年春節的增長主要來自于老游戲的恢復。同時少數高品質新游春節的火爆表明玩家對高品質新游的歡迎與需求。
興業證券還預期2023年第一季度國內游戲大盤有望同比增長5%,建議關注近期有獲發高質量游戲版號的游戲公司。
游戲版號的發放情況方面,1月17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1月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共88款游戲獲批,這是2023年首批游戲版號發放。國內各大游戲龍頭均有所收獲,包括騰訊《黎明覺醒:生機》、網易《逆水寒》(移動版)、完美世界《天龍八部2:飛龍戰天》、雷霆《超進化物語2》、米哈游《崩壞:星穹鐵道》等。相比2022年4月版號重啟時發放的首批45個版號,本次版號發放在數量上近乎翻倍。
華泰證券表示,2023年1月國產游戲版號順利發放,除版號節奏穩定外,此次騰訊、網易、米哈游等頭部公司的更多重點產品獲批,行業供給有望逐步優化。
華泰證券還強調,2023年宏觀經濟及消費表現或呈現改善態勢,用戶整體消費或有望恢復。行業供需回暖下,板塊估值水平有望繼續修復。
根據伽馬數據的統計顯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國內涉及游戲的上市企業數量共197家,貢獻的游戲產業市場份額卻超過75%,因此現階段上市游戲企業依然主導產業發展。
騰訊,這是國內繞不開的游戲巨頭之一。雖然2022年國內游戲版號恢復后,騰訊游戲的獲批版號寥寥無幾,國內方面依然主要靠著《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這兩大游戲支撐著。筆者查詢七麥數據發現,在中國地區,IOS途徑的免費游戲排行榜上,上述兩大游戲位列第三名和第四名(截至2023年2月10日)。
2008年,騰訊投資了美國的拳頭游戲(Riot Games,2015年被騰訊完全收購),獲得《英雄聯盟》在國內的獨家代理權。2012年,騰訊投資了美國的Epic Games,成功拿下虛幻游戲開發引擎,成功切入到游戲產業底層核心技術,同時獲得了《堡壘之夜》《虛幻爭霸》等游戲在國內的代理權。同年,騰訊與美國的動視暴雪達成戰略合作,獲得《使命召喚》在國內的代理權,并在2013年于維旺迪手中救下動視暴雪,以戰略入股的形式取得了動視暴雪6%的股份。
據中信證券研究報告顯示,自2012年以來,騰訊至少耗費978.67億元,投資了33家海外游戲公司,考慮到樣本遺漏,其整體投資額可能在千億之巨。在游戲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騰訊都有投資布局。騰訊游戲高管曾表示,未來,騰訊游戲的收入構成目標,是國內海外各一半。
網易,作為國內能在游戲行業和騰訊爭雄的公司,2022年也過的一般。不僅在游戲版號恢復后,和騰訊的命運類似,沒拿到多少版號,而且2022年底還被曝和暴雪分手,在2023年1月底,暴雪正式關閉國服的服務器,這件事塵埃落定。
網易公司CEO丁磊曾在2022年中報的電話會上表示:過去一年,網易游戲在國內暫未獲發版號。這一方面促使我們要更多拓展海外市場;另一方面也給予我們警示,要更加珍惜國內市場,開發更加優質的產品,因為版號對我們而言是一個非常稀缺的資源。
從目前網易的出海布局看,與騰訊比起來,在知名度上確實有些差距:2019年11月,網易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開設了一家游戲工作室;2020年6月,網易游戲成立櫻花工作室,正式涉足次世代主機游戲開發;2021年5月,日本草蜢工作室與網易達成股份轉讓協議,成為網易游戲旗下的子公司;2021年9月,日本游戲開發商Grounding宣布接受網易入股;2021年9月,網易以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75億)的價格投資Kepler Interactive(開普勒互動);2022年1月,在日本全資創建名越工作室,它由《如龍》系列制作人名越稔洋領銜。
從data.ai發布的國內廠商出海收入榜中看到,網易的排名落后于騰訊,也落后于米哈游。
據2022年中報顯示,心動公司目前主要的游戲有:《香腸派對》、《仙境傳說M》、《不休的烏拉拉》等。相較于騰訊及網易等頭部企業大IP產品,心動公司這幾款游戲在業內知名度并不高。
但是,在2022年,心動公司出海也取得突破性進展。2022年10月份公司自研ARPG游戲《火炬之光:無限》開啟海外公測了。
作為完美世界和Runic Games正版火炬之光IP授權的暗黑like手游,《火炬之光:無限》自公布以來備受玩家關注,該游戲采用的是虛幻4(UE4)引擎開發的,公測前夕,北方暴雪聯合創始人、初代《暗黑破壞神》主要創作者之一大衛·布萊維克加盟項目組擔任顧問制作人,這也是其亮點。
目前不少人認為,B站更像是一個游戲公司,其游戲業務的收入占總收入約四分之一的比例。
2022年三季報顯示,嗶哩嗶哩的游戲業務營收同比增長6%,達14.7億元,一改中報里游戲業務的頹勢。
受制于國內市場及版號,B站也在海外上線或測試多款游戲,包括《悠久之樹》《機動戰姬:聚變》《艾塔紀元》等。其中,B站獨代游戲《悠久之樹》于2022年6月上線日本,曾登上日服暢銷榜TOP32。自研游戲《機動戰姬:聚變》表現不俗,曾進入日本免費榜TOP5,韓國Google Play暢銷前3,使得B站2022年Q2自研游戲收入占總游戲收入比例達5%。Sensor Tower預測,該游戲或將是B站海外營收*高的手游。
除了游戲產品,2022年上半年B站在國內投資了5家游戲開發商,其中包括上海炎魔網絡、龍拳風暴、漫游谷、被窩網絡以及火箭拳,被投資工作室所涉及的游戲項目有二次元、SLG、機甲等多種類型。
按申萬2021版行業分類(如下圖所示),目前A股有32家游戲公司上市,已有24家發布了2022年業績預告,放眼望去,大部分都帶著一個虧字,折射出過去一年游戲產業的低迷。
國信證券認為,悲觀預期與底部的景氣度背景下,板塊及頭部游戲公司估值、機構持倉占比均處于歷史低位,監管轉向、市場環境整體改善、行業回暖之下,具備戴維斯雙擊的客觀基礎;中長期來看,以VR/AR、AIGC、元宇宙、WEB3等為代表的新科技、新模式漸行漸近,游戲作為*佳的內容承載主體之一,估值乃至基本面具備超預期修復的可能。
2020年8月28日,國務院下達了《關于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的批復》(國函〔2020〕123號),《深化北京市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建設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正式生效。
《工作方案》第15條明確提出,要“優先支持區內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申報游戲版號”。這對北京發展游戲產業、建設“國際網絡游戲之都”是重大政策利好。如何用好用足國務院利好政策,真正化解困擾游戲行業發展的版號申請難題,盡快使政策紅利落地實施轉化成生產力,促進網絡游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值得我們認真研究,深入思考。
按照我國出版管理制度,出版物是指報紙、期刊、圖書、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網絡出版物等以傳播為目的儲存知識信息或相關文化內容的載體。經出版單位合法出版程序出版的出版物在正式出版、印刷、制作、發行或者上網傳播之前,應當經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核發表明該出版物合法身份的“出版物序列號”,該序列號通常是一串英文字母和若干阿拉伯數字排列的字符(如:ISBN 978-7-498-08017-1)。其中,報紙、期刊對應的出版物序列號稱為“刊號”;圖書對應的出版物序列號稱為“書號”;音像制品、電子出版物對應的出版物序列號稱為“版號”。這就是出版物“版號”的由來。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版管理條例》第二十八條規定:“出版物必須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載明作者、出版者、印刷者或者復制者、發行者的名稱、地址,書號、刊號或者版號”。實踐當中,凡是沒有取得“書號、刊號或者版號”的出版物,一般都可以認定為“非法出版物”。任何擅自出版、制作、進口、發行、傳播“非法出版物”的行為均系違法行為,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版號”具有標識、證明出版物合法身份的功能。
網絡游戲的前身是各類電子游戲,這類產品一直作為“電子出版物”由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核發電子出版物序列號(俗稱電子游戲“版號”),隨著信息網絡的興起,電子游戲逐漸脫離各類光盤或者電子介質存儲的束縛,可以通過信息網絡直接被游戲用戶下載并在線注冊、登錄并實現游戲功能。從本質上講,這種載體形式的變化并沒有改變游戲作品內容,也不應當脫離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管。所以,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將原先對“游戲類電子出版物”內容審查的工作機制應用到網絡游戲領域,開始對網絡游戲進行內容審查并核發網絡游戲“版號”(經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批準,中國第一款網絡游戲《萬王之王》于2000年7月正式上線)。
根據出版法規,取得“版號”就意味著該出版物經過了合法出版程序,可以進入市場流通環節進行出版物的復制、發行或上網傳播,反之則不能開展后續工作。所以,能否取得“版號”是一款游戲作品是否能夠面向*終用戶,是否能夠上網發行并開展商業化運營的關鍵步驟,在游戲作品自身投入巨大或者一旦上網運營就能帶來巨大商業利益的市場環境下,能否取得“版號”以及能否快速取得“版號”直接決定了游戲作品乃至游戲企業的生死存亡,所以,從事網絡游戲行業的從業主體無不對“版號”趨之若鶩。
通過前述分析看出,核發網絡游戲“版號”是新聞出版行政管理部門行使“網絡游戲作品出版行政許可”權力的自然結果,一個“版號”對應一款合法出版的游戲作品。“版號”僅僅是標明游戲作品經過合法出版程序的“身份證明”,除此以外,它沒有其他含義,不應當具有商業價值,更不應當成為用來買賣牟利的工具。
然而,在實踐中,卻出現了“游戲版號的異化”。違規出租、高價轉讓網絡游戲“版號”的行為屢見不鮮,甚至在行業內形成了買賣版號的“二手交易市場”,一個“版號”炒作到30多萬元。還有的聲稱能夠加急申辦版號,形成了魚龍混雜的“版號”代理中介市場。甚至出現了直接套用他人“版號”、偽造變造“版號”的違法違規行為。據統計,僅某一款手機應用商店當中,沒有取得合法“版號”但以各種名義長期運營的網絡游戲應用程序居然高達上萬款[《蘋果商店近日下架近3萬個無版號應用:大多為游戲類App》;2020年8月24日訪問。]。
網絡游戲版號的異化固然有多種因素,但版號申請難度之大、周期之長已經成了行業普遍公認的難題,“版號”成了稀缺資源。甚至一到集中公布版號許可結果的日子,相關游戲企業的股票價格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上漲或者下跌。
一方面游戲版號申請周期較長,另一方面,隨著游戲產業的蓬勃發展,對版號的新增需求數量龐大,這些新增申請與已經申報待審內容一起堆砌在審查者面前,形成了數量龐大的“堰塞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網絡游戲審批者實際上是在聚光燈的照射下開展工作,出于自我保護,他們不得不謹小慎微,盡量避免和游戲企業發生交流互動,加之審查工作標準和工作程序不透明,許可時限經常性超出法定期限,這些因素進一步加劇了網絡游戲行政許可工作的封閉化、神秘化。為加快“版號”申請進度(有時只是為了得到一個準確期限),相關企業不得不各顯神通到處“托人打探”、“公關游說”。與此同時,各種中介代理者所謂“收費加急辦理”、“有特殊關系能加快審批”的負面傳言甚囂塵上。
無論是游戲版號的異化、各種“買賣版號”、“扒皮套號”游戲的存在,還是“版號申請堰塞湖”、“版號非法中介”的存在,這些非正常的現象,都在說明同一個問題:游戲版號申請確實很難。否則,國務院也沒有必要將“優先申請游戲版號”作為重大政策利好予以批復。
針對游戲版號申請難題,要想破解當前的困境,真正實現游戲出版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應該從以下三個方向精準施策、綜合治理。
1.加強監督檢查,樹立“出版行政許可權威”,徹底清理整頓各類網絡游戲非法出版活動
針對現實中存在的各類 “買賣版號”、“扒皮套號”、“無號運營”等非法出版活動,應適時開展專項清理整頓行動,清理違法存量,凈化游戲出版市場,堅決杜絕“未經批準,擅自出版網絡游戲”或者“擅自改變網絡游戲內容”、“擅自變更網絡游戲運營主體”等違法違規行為。對于執迷不悟、執意從事“買賣版號”、“扒皮套號”、“偽造版號”等非法出版活動的,要堅決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提高違法成本,切實維護出版工作的嚴肅性、權威性。
清理網絡游戲非法出版活動,不僅能夠有效樹立網絡游戲行政許可與監管權威,同時也能凈化游戲市場、清朗游戲網絡空間,提升游戲行業的整體形象,為正規游戲廠商拓展市場空間,提振游戲行業市場信心。
2.壓實網絡游戲出版者責任,將游戲審批者從繁瑣的內容審查和編校質量工作中解脫出來
新聞出版行政管理機關的職責是依法監管出版單位的出版活動,對出版單位的出版物內容、質量進行監督檢查,組織查處各類非法或者違禁出版物。網絡游戲出版單位應當對其出版的游戲作品內容進行審查,確保其出版的游戲作品內容合法、編校質量合格。
正是由于網絡游戲出版單位在履行出版者主體責任方面存在缺位,沒有真正擔負起出版者內容審查把關和責任編輯、責任校對職責,才使得游戲審批者不得不陷入繁瑣而具體的內容審查和編校質量檢查工作當中,“行政監管者搶了出版社責任編輯的活兒”。既浪費了行政資源,又降低了審批效率。
一定要正本清源,壓實出版單位在網絡游戲出版物內容審查和編校質量方面的主體責任。逐步將游戲審批者從繁重的內容審查具體事項中解脫出來,審查重點轉向出版流程監管、申報文書合規性監管以及對出版者內容審查能力的監管方面;加強游戲出版單位的審讀能力建設和執法監督檢查,對于不具備內容審查能力、不符合出版機構條件、不能切實擔負起出版內容審查及后續合規運營管理責任的,要堅決清理整頓一批,凈化網絡游戲出版工作的源頭。
同時,還要進一步壓實出版者對于所出版游戲合規運營方面的主體責任,出版者要切實擔負起網絡游戲內容升級修改、運營主體變更的報告、備案責任,要建立游戲出版工作臺賬、完善內部管理制度,確保其出版的游戲持續合規運營。堅決杜絕“出版、運營兩張皮”、“出版者對網絡游戲一出了之、只生不養”等行業痼疾。
要創新管理模式,探索實施出版內容審查關口前移的工作機制。北京市在《關于推動北京游戲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加強規劃引導,建立游戲出版選題計劃制度,設立游戲出版重點選題庫,提升我市游戲出版選題策劃水平。組建游戲研判與咨詢委員會,為選題策劃、游戲開發等全過程提供研判咨詢服務,解決游戲出版前的重點難點問題。”按照這一思路,北京市出版行政部門已經責成“中國北京出版創意產業園區”承擔游戲出版公共服務職能,依托園區強大的內容審查和編校質量管理能力,搭建北京市精品游戲出版服務平臺,組建專業性的“游戲研判與咨詢委員會”,暢通出版流程,徹底解決困擾游戲企業的痛點難點問題。
通過這一工作機制,能夠充分發揮網絡游戲出版者內容策劃、選題把關方面的專業優勢,在游戲研發選題立項環節就參與論證指導,將出版內容導向安全的理念、知識、能力、技巧滲透到游戲立項、腳本撰寫、軟件開發的全過程,對游戲研發工作實施全流程出版輔導,這樣能夠有效避免游戲研發工作的盲目和無序,從根本上提升游戲作品的內容質量。只有作品內容質量上去了,優先申請版號的通道才能真正落地實施。
下一步,建議大力加強對“精品游戲出版服務平臺”的政策扶持和資源投入,進一步充實提升“游戲研判與咨詢委員會”服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將國務院批復當中“優先申請游戲版號”的政策紅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游戲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版號申請服務支撐。
當然,在推進以上三個方面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對游戲出版行業協會、產業集聚園區的建設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產業園區在凝聚共識、加強自律方面的作用,大力推進游戲基礎理論研究和精品游戲研發工程,整合各方資源,為提升網絡游戲出版品位、優化游戲行業的社會形象貢獻力量。
游戲版號是廣電總局批準相關游戲出版運營的批文號的簡稱,保障游戲軟件在開發完成后就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說白了就是防止盜版!針對棋牌游戲的創業團隊和個人投資者而言,*現實的問題是,這么多資質要求,辦理這么麻煩,誰有精力去辦理?
然而廣電總局2016年5月底發布了《關于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該《通知》要求從2016年7月1日開始,未經過廣電總局批準的手游產品不得上線運營,對已經批準出版的移動游戲的升級作品及新資料片,需重新審批;《通知》同時規定,截至10月1日還未辦理手續的游戲將不得繼續運營。這意味著,今后棋牌類游戲上架蘋果App Store必須辦理游戲版號。
現實問題是,辦理游戲版號簡直比登天還難,前提是你需要有ICP資質和軟件著作權,若要上線一個新游戲,加上申請版號的時間,保守需要9個月以上。所以一部分人選擇借殼上線,據了解,目前辦理游戲版號的費用大約在1.5~3.5萬元之間,根據游戲類型不同,價格會有差異,但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與此同時,游戲版號代辦很容易滋生各種問題,比如詐騙,如果總局嚴查下來,打擊版號代辦,那么已經上架的游戲都得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