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2016年6月30日,蘋果官方發布公告,根據2016年5月24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的《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見閱讀原文),移動游戲需要通過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審批才可發布,開發者需要在“App審核信息”部分的“備注”字段輸入游戲類App的批準號碼和批準日期。
廣電總局通知核心內容:7月1日前上線日沒有版號的游戲會被下架;7月1日以后需申報版號,但必須提供支撐材料,如運營協議,官網發布上線截圖,權威媒體發布的消息新聞截圖等。
蘋果App Store做為個人開發者云集的*后一個陣地也宣告淪陷。游戲版號申請需要那些資質?申請方如何根據游戲類型準備申請資料?整個審批周期又有多長?代辦行業是否靠譜及費用如何?App Store宣布遵紀守法后真的需要游戲版號嗎?文公子將圍繞這些問題一一解讀,文章內容略長,閱讀時間需要10分鐘。
第一,不涉及政治、軍事、民族、宗教等題材內容,且無故事情節或者情節簡單的消除類、跑酷類、飛行類、棋牌類、解謎類、體育類、音樂舞蹈類等休閑益智國產移動游戲;(以下簡稱“七大類”)
政策對第二類游戲產生影響較大,不少游戲公司都經歷了辦理游戲版號遭拒,具體表現在大多數公司仍然不知道游戲題材、系統標準、申請流程是什么。所以要么摸著石頭過河,邊改邊看;要么就大改游戲,但這樣的成本顯然不是每個公司都能承擔的,并且周期很長。
游戲開發遵守標準:《出版管理條例》、《網絡出版服務管理規定》、《移動游戲內容規范》
申請流程:填寫《出版國產移動游戲作品申請表》(見閱讀原文),并在預定上網出版(公測,下同)運營至少20個工作日前,將此表及相關證照的復印件(一式兩份)報送屬地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注:七大類的代辦主要跟有審核資質的出版社有關系,出版社審核后送審至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非七大類直接送審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此類代辦主要跟省級出版社有一定關系。后面將詳細解讀)。
已經批準出版的移動游戲變更游戲出版服務單位、游戲名稱或主要運營機構,應提交有關變更材料,經省級出版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后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理變更手續。
如果游戲遵守相應標準開發,及相應申請流程,申請版號問題一般不大,主要是周期漫長。如果游戲版號申請被拒,可能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上述問題存在,游戲版號辦理不下來,審核部門會要求游戲公司更改后再送審,周期漫長。
此前,游戲上線需要兩個備案:一個是游戲運營備案,理論只有備案的游戲才能運營收費;另外一個是文化部備案,規定“國產游戲自上線日內報文化部備案”即可。
然而游戲要拿到這兩個備案并不容易。申請游戲運營備案需要文化部的“文網文”證,而“文網文”要求無外資成分,注冊成本不做要求。
當下,企業并不能自主申請游戲版號,只能通過有“互聯網出版許可證”的單位(即具備資質的出版社)進行申報,同時需要有工信部ICP許可證,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上,外資股份占比不能超過49%。
總結:除文網文、ICP等公司類資質外,一款游戲網上出版運營至少需要三個證——軟件著作權、游戲版號、文化部備案,對應的相關部門分別是國家版權保護中心(軟件著作權)、省或直轄市新聞出版局(版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局(版號)、國家文化部(文化部備案)。
需提供3個防沉迷賬號,3個普通賬號(如為MMORPG,則配各等級人物賬號)(注:帳號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3個成年人,也就是不納入防沉迷的,不作要求。3個未成年人,也就是要納入防沉迷系統的,要按照國家防沉迷要求來做。)2個普通無角色帳號。
錄制時長為10分鐘左右,包含游戲登錄過程、主要技能展示、游戲場景及人物動作展示等信息。
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在申請版號之前,需要具備ICP證(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這個證申請需要具備的資料較為苛刻,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上,申請周期大概60個工作日,外資企業是無法辦理ICP證的。順帶一提,“文網文”證辦理需要20個工作日。
出版社:審核時間5-10個工作日(如有修改,修改后出版社復審,復審時間是5個工作日,修改時間不在辦理時間內);
出版社到出版局:審核時間15-20個工作日(如有修改,修改后出版局復審);
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審核時間40-60個(如有修改,修改后新聞出版總署復審)。
在所有流程審批一切順利的情況下,注意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審核時間是 60-90個工作日,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時間預估3個月到5個月(一個月按20個工作日算)能拿到,如果遭遇其它突發情況,就遙遙無期。所以在具備申請資質條件下務必詳細了解相關文件內的要求,避免走復審流程。
游戲工委日前發布的《2015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15年廣電總局批準出版的移動游戲,全年僅有370多款。而數據顯示2014年的上線年移動游戲行業數據報告》顯示,前三個季度國內手游產量已達7000余款。7月1日前上線日沒有版號的游戲會被下架,這種“先上車后補票”的游戲審批模式,必然催生一批灰色產業鏈,主要以游戲版號代辦為主。
如今各個手游微信群開始出現不少代辦版號、代審批等內容。代辦版號按時間與游戲復雜度,價格從1萬到5萬不等;文網文加急約3萬;其他如ICP、文化部備案等在幾千元上下。很多依托與“出版社”與“各省出版局”的政府關聯關系開始光明正大做起代辦業務。
若按每年上萬手游的產量估算,僅代辦環節就將催生出億元級別的灰色市場。而對于游戲廠商而言,因為原本可有可無的版號等變成前置審批項,將直接提升數萬元的硬性成本,并且我們都知道,*終這些支出都會從玩家手中賺取。政府終究是打著凈化“游戲環境”的旗號從玩家身上轉移資產給有政府資源的人。
游戲名字不要與屏蔽詞庫里的詞有關聯,國家名是不能用的。比如,“日本帝國”是屏蔽詞庫中的詞,很多相近或者相似的詞語,或者網絡有涉嫌詆毀的詞語、國家、政治、軍事等一類名稱的游戲是無法辦理版號的;
軍事題材與歷史題材要謹慎對待,比如軍事游戲不能跟某些公認的惡劣戰役同名,不建議用真實的軍事戰役或者軍事地名,歷史題材要符合歷史事實,不建議使用杜撰或非公認的歷史內容,建議使用公眾熟知的歷史典故;
做游戲不要牽扯到國內外國家領導人、敏感人物、政治方面、宗教、迷信、犯罪、國際事務等,棋牌游戲是單獨的一類游戲,只要有一點涉嫌賭博元素就無法通過審核;
不能出現恐怖畫面、性暗示畫面、暴力畫面、血腥畫面等,游戲角色設計時暴露尺度不能過大;
審核過程中游戲與某IP的重合度超過20%,就需要有IP授權才能申請版號,否則無法申請版號,沒有版號渠道是無法上線的。進口游戲要符合國內的文化需求,很多日漫IP是禁止進口的,還有一些日漫IP的游戲是不予審核的等,進口IP建議先了解清楚后再購買。
IP牽扯到文字、美術、音樂、故事情節等多個方面,如果送審游戲在IP上出現問題,不管是文字、名字、音樂這些都比較好改,*難改的是美術資源。
7月1日之前提交的游戲,當前更新依舊OK;7月1日提交新的游戲,如果沒有游戲版本,審核被拒。
*近很多客戶咨詢問我,想要運營游戲,沒有版號不能上架怎么辦?#游戲版號#
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是困擾很多游戲公司的老板,沒有版號就意味著游戲不能正常上線收費運營,只能沒有任何渠道裸奔,那面對的就是無法進行游戲推廣獲取玩家,也面臨隨時被玩家以及同行公司舉報的風險。
如果想要正常運營游戲,國內微信、百度、騰訊、抖音、西瓜、、taptap、華為、oppo、vivo、小米、應用寶等各大平臺要求上架必須取得游戲版號,但是如今的政策卻是比較難申請版號,另外還有一些類別游戲版號國家停批,比如無法申請傳奇類、仙俠類、棋牌類、麻將、撲克 斗地主、捕魚類等的游戲版號,那么只能有以下幾種方式獲取游戲版號。
1、游戲版號授權,游戲版號授權也是成本*低的一種方式,游戲版號授權也分為幾種,永久授權、短期授權、全渠道、單渠道授權(可理解 微信渠道、華為渠道、蘋果渠道、taptap渠道、信息流、長尾bt等等)。
永久授權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可以理解,把這個版號永久的授權給需要的游戲公司。短期授權則是1-3年的授權時間,授權到期后則不能再去用此版號運營。曾經有公司因為到期后繼續運營游戲被起訴,導致賠償幾十萬,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
全渠道授權是什么?首先大家要搞清楚什么是渠道?比如說運營的這個游戲是在哪個平臺進行運營,運營渠道呢也就是微信市場、華為市場、蘋果市場……等一系列的應用平臺,全渠道授權則是所有平臺都可以用這個版號去運營。而單渠道則是單一微信、或者華為或者是其他平臺授權,比如只授權微信,則只能在微信平臺去運營游戲。
2、收購擁有版號的公司,如果整體收購公司則要看很多資質了,游戲公司*全的資質被稱為“五證”公司,五證分別為:游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證)、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游戲網文,利用信息網絡經營游戲產品 (含網絡游戲虛擬貨幣發行)】、游戲版號、游戲備案。(無備案的簡稱“四證”公司)。
整體收購游戲公司的時候需要看好這五證或四證是否齊全,因為五證和非五證的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另外一定要主要的是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與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上的域名是否一致,因為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游戲類別已經停批,如果兩張證書上域名不一致,可能會導致后期開通其他服務導致無法使用,因為游戲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停批后是不能變更域名的。
當然*重要的還是游戲版號,收購前一定要確保這個游戲版號沒有永久授權給其他的游戲公司。
那么怎么區分游戲版號的類別呢,舉個栗子:傳奇版號,根據傳奇游戲內容版號名字中帶傳奇字眼、熱血、沙城、屠龍等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傳奇類游戲的名字。
肯定不是說隨便用一個版號就能上架,但這樣游戲內容和名稱差異會很大,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影響,投入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但是沒多久就被同行惡意舉報,從而被下架,也是很難受啊。
以上就是游戲上線運營的一些方法,個人認為短期版號授權是*合適的,費用是*合適的,但是具體還需要各位根據自身條件去選擇。但如果游戲質量比較好,考慮到長期運營不丟失用戶數據,留存客戶,還是永久更為妥當。
新華財經北京11月16日電(丁晶)16日,騰訊控股宣布以分發特別紅利方式,將其所持有約9.58億股美團股票分發給股東,分派比例為10:1(每持有10股騰訊獲派1股美團)。消息發布后,騰訊系中概股美股盤前多數下跌,拼多多、嗶哩嗶哩、京東均跌近1%。
今年8月份,市場便已有傳聞稱騰訊計劃出售其持有的美團全部或大部分股份。當時,騰訊對此的回應是“不評論傳言”。
騰訊減持美團股票的靴子16日終于落地,其將以實物分派的方式分派持有的9.58億股美團B類股票,作為特別中期股息分派,分派比例為10:1。基于2022年11月15日在聯交所買賣的美團B類普通股的收市價每股166.4港元,上述美團股份的總市值約為1594億港元。騰訊此次減持的美團股票數量約占其持股的91.2%,減持后持有美團股權降至約1.5%。
騰訊公告稱,董事會認為,實物分派符合本公司及股東的利益。公司投資策略的其中一方面為投資在某些行業處于發展階段的公司(投資公司可受益于長期資本以為其發展及擴張提供資金);支持及分享投資公司的增長;并于判斷投資公司的財務實力、行業地位和投資回報已達到穩健水平時擇機退出投資。騰訊董事會相信,美團現已達致此情況,董事會因此認為此為直接向合資格股東轉讓由本集團于美團持有的大部份權益的適當時間。
中閱資本總經理孫建波對新華財經表示,騰訊投資美團已經獲得不少盈利,移動互聯網應用已進入成熟模式,從減持角度看,投資產業至成熟期減持是合理手段。騰訊派息式減持美團是戰略收縮的表現,以美團股票代派股息后,股東將會更分散,美團股票的流動性或大幅提升。
梳理發現,自去年10月起,騰訊先后減持了海瀾之家新東方、京東等六家企業。
其中京東更是與美團相似,被騰訊以“實物分紅”的形式進行了“清倉式減持”。2021年12月,騰訊宣布,以實物分派京東股份的方式宣派中期股息。公告后,京東股價開盤一度跌11.17%,*后收報跌超7%。從長期來看,騰訊減持后,京東的股價數月以內都穩坐在200港元之上,甚至在1月21日創下299港元的歷史高位,完全收復了騰訊減持帶來的下跌失地。
騰訊三季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營收1400.93億元,同比下降2%,跌幅收窄;第三季度經調整后凈利潤322.54億元,同比增長2%,告別連續四季度下滑趨勢,回歸到正增長軌道。分析發現,其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他收益凈額”大幅回升至208.86億,而其中對于SEA的金融資產重分類(“聯營公司”重分類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所產生的412.99億元投資收益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具體到細分業務,國際市場游戲收入增長3%至117億元,或以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本土市場游戲收入下降7%至312億元,財報解釋稱,是由于行業過渡性的挑戰導致付費用戶減少導致。就單個游戲而言,受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影響,《王者榮耀》及《和平精英》的收入減少,而《英雄聯盟手游》、《重返帝國》及《英雄聯盟電競經理》等*近推出的游戲收入增加。有分析稱,國內游戲收入下降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消費能力下降,二是近一年版號暫停,恢復后仍不穩定,因此很多玩家轉向了外服和主機游戲。而騰訊高管16日晚間在電話會議透露,騰訊游戲版號問題總會解決,在不久將來就會有版號發放。
作為騰訊的基本盤,其社交用戶數仍然呈現增長態勢。截至9月30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為13.089億,同比增長3.7%;小程序日活躍賬戶數突破6億,同比增長超30%。社交網絡收入下降2%至298億元,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下降5%至214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4%至448億元。
在雇員和福利方面,截至三季末,騰訊共有10.9萬名員工,同比去年增長約1000人;三季度總酬金成本為273.9億元,同比去年增加約14.3億元。
此外,盡管核心業務增速下滑,但降本增效成為關鍵變量,騰訊三季度的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三季度同比下降32%至7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