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337-8662-865
游戲版號全稱《網絡游戲電子出版物審批》也叫游戲出版運營的批文號,是由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審核發布的,對于游戲根據著作權(游戲軟件著作權,含網絡游戲)法和[計算機游戲軟件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游戲軟件廠商或者個人作者開發的游戲軟件在開發完成后就受到著作權(游戲軟件著作權,含網絡游戲)法的保護。
游戲版號是對游戲名稱的保護。著作權證書保護的是游戲的代碼,名字登記是可以重復的;
而游戲備案登記的作品名稱是根據著作權證書的名稱(可以是簡稱)來的,是不允許重復的。
例如現在有甲乙兩家運營公司,游戲軟著登記證書的名稱均為A,甲公司先辦理了游戲版號(名稱A),乙公司則不能以A來申辦游戲版號(不能重名),要申報版號只能先進行軟著名稱變更。而且甲是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讓乙停止以A名稱運營推廣該游戲的。
隨著游戲市場的火熱,國家對游戲的審核監管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手游也不例外),游戲版號也是其中審查的重點。不具備游戲版號面臨強制下線的可能,下線意味著損失信譽、用戶丟失等一系列問題。而且有朝一日可能會全面監管起來(預測)。
游戲版號引起了很多單位的重視,已成為與一些發行公司和代理公司進行合作的必要文件。
七大類游戲(不涉及政治,軍事,民族,宗教,沒有劇情介紹,角色扮演等題材內容且無故事情節簡單消除類、跑酷類、飛行類、棋牌類、解密類、體育類、音樂舞蹈類、休閑益智國產移動游戲 簡稱:七大類) (手游不需要做防沉迷備案,但是除了王者榮耀它是特殊的,具體想了解查去年新聞噢。)
【棋牌類申請版號:不能直接比大小的賭博類型棋牌游戲,比如牛牛、炸金花、德州撲克。】
非七大類(帶有對戰、角色扮演、劇情等非上述類型國產移動游戲簡稱:非七大類)
很多人都在想我其實就想辦一個游戲版號,有的是被第三方合作方要求有這個證,為什么辦個版號牽扯一大堆證件出來?屬實有點蒙?有的人根本不敢相信,覺得都是騙子搞推銷的,那么下面我來澄清下我們不是騙子,解釋下為什么牽扯這么多證件呢?
(解:如果公司只是負責研發沒有運營那么可直接申請ICP然后來申請版號。)
但是游戲運營類的公司,就必須要申請網文,然后才可以申請ICP,*后才能申請版號
(解:公司想運營游戲必須要去文化廳做上線運營備案,那么文化廳會讓公司提交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所以必須辦了網文然后申請ICP *后才可以申版號。)
有人問到那為什么辦理網文? 如果是游戲運營公司,你的游戲肯定要上線推廣運營,那么你必須要去文化廳做游戲上線運營備案 這是文化廳會要求公司提供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所以必須辦理網文,并且你是游戲運營公司必須要辦理ICP那管局也會要求你提供網文才可以辦理ICP,然后才可以辦版號。
游戲軟件著作權就是游戲的源文件的版權,這塊肯定是開發商才有的,而且ICP許可證一般是游戲運營公司才有的資質(有部分游戲開發商也有ICP許可證),如果說游戲運營商辦理游戲版號,那么肯定需要得到開發商的軟件著作權授權,如果開發商自己去申請,那么首先需要得到運營商的ICP許可證授權,或者自己公司去申請ICP許可證;也就是說雙方都可以申請,但是,每款游戲只可以有一個版號,也就是說,如果是運營商辦理的游戲版號等到合作起到了,開發商想找別的運營商代理游戲,那么只能讓之前的運營商注銷了游戲版號之后才可以再次申請。這種情況下,在協議書里面一定要注明,否則對方不給注銷,那么您這款游戲就沒法讓其他公司運營。為了避免日后不必要麻煩,大多游戲開發商都選擇自己企業辦理的。這樣對方就只有負責運營游戲,而所有的版權都在游戲開發商手里。
以上編輯我是把盡可能用到的想到的知識都寫上了,若有不詳細大家見諒,或電話咨詢我。
上述網絡游戲出版公告整理自國家新聞出版總局網站公告欄目,不代表該網絡游戲出版由我公司代理取得。
凱邁樂軟件著作權登記網自成立來,一直致力于提供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專業服務,贏得眾多機關單位、高校院所、科技企業的信任,成為長期框架協議服務商。
公司堅信人才是服務客戶的基礎,支持公司員工積極參與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中華商標協會等組織的代理人學習,我們希望通過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福利,良好的學習辦公環境,尋求有相同價值觀的您加入我們。
中,至少有8款游戲發行公司出現團隊解散、業務裁員等經營異常情況,異常比例約17%。
一位游戲公司從業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版號恢復核發或許會為游戲行業帶來向好趨勢,但業內仍持冷靜和觀望態度,2021年動輒以百萬年薪搶奪人才的現象或難重現。
此前的4月11日晚間,國家新聞出版署正式公布4月國產網絡游戲審批信息:45款游戲獲批。其中,百度、吉比特、心動網絡、三七互娛、游族網絡、中青寶、莉莉絲、創夢天地均有游戲在列。這距離去年7月一批游戲版號公示,已經過去近8個月。
對于游戲行業從業者而言,版號恢復核發的當天晚上,歡呼雀躍的程度不亞于過年。
在版號恢復核發的當天,心動網絡CEO黃一孟發朋友圈表示:“今晚包餃子”,總裁高煉惇則分享了一首歌《Feeling Good》;游族CEO陳芳稱:“香檳都開了。”君海CEO陳金海則在凌晨5點發朋友圈稱:“真不容易,三年熬一個項目。”
盡管如此,版號對游戲行業的提振效果依舊明顯。從市場表現來看,版號恢復核發第二天,整個游戲板塊整體飄紅,市場很直觀的給出了版號重啟的反應。
4月12日,冰川網絡(300533)、大晟文化(600892)、(002174)等游戲股漲停開盤,(300052)、(603444)、(002555)等漲超7%。但在當天收盤時,上述公司股價已經開始回落。以為例,在開盤快速走高后,迅速跳水翻綠,一度跌幅超7%,*終收盤報23.63元,跌1.95%。
據記者了解,目前業內對版號恢復核發仍持觀望態度。不少從業者表示:“還是需要等到下一次版號的核發,才能對目前趨勢有更明確的掌握。”滬上某頭部企業的從業者向記者表示,此次版號核發對T1-T2企業的影響并不大,因為原來的現金流比較充裕,主要對小型游戲企業和工作影響更大,將會直接影響到其營收。
不過也有游戲企業開始轉型調整。澎湃新聞記者根據公開電話,嘗試聯系包括《魔眼亂斗》、《夢幻小狗》、《小小城主》等多款游戲登記運營單位,要么被告知“打錯了”,要么無法接通電話。
業內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團隊調整在版號暫停發放前也不罕見。例如公司在立項研發時,可能對項目前景很樂觀,然后開始研發和申請版號,但是申請流程大約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在此期間可能有各種突發情況發生。“即便版號發下來了,可能游戲早已經停止研發,或者放棄了商業化,此次版號暫停發放只是加劇了這樣的情況。”
從招聘角度看,版號則成了游戲公司吸引人才的“硬通貨”。在版號恢復的第二天,一家游戲公司在主頁上更改了自己的招聘啟事,其中重點提到:“在研項目已經取得國內版號。”
“按照往年的傳統,金三銀四一直都是游戲行業人才流動比較頻繁的季節,但今年完全不一樣。”業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記者。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版號恢復核發或許會帶來新一輪招聘,但很難回到2021年的“搶人大戰”。“在經歷過這一輪版號暫停之后,大多數游戲公司其實也清醒不少,人才招聘方面可能要求會更高,畢竟現在的版號是稀缺資源,不能浪費,想要把項目做好肯定需要有更優質的人才。”游戲行業觀察人士張雄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
“在整個游戲行業出海浪潮比較熱的情況下,大多數游戲廠商也都是將目光放到海外,那么這類人才可能會成為行業的香餑餑。”張雄認為。
此前某游戲行業部門負責人曾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游戲行業人才流動性大,在2020年左右曾出現“搶人大戰”,不少公司開出極高薪資挖掘人才。
“2020年,某公司曾公開表示要用年薪百萬從全球招聘藝術家;上海游戲圈TA、引擎、美術等稀缺崗位的薪資漲幅20%-30%;某新銳大廠為招攬一位騰訊策劃,不惜開出30w簽字費;不少招聘HR不到30歲,但年薪已高達70-80萬。”
根據記者觀察了解到,目前第一批版號的恢復核發,沒有對游戲人才市場帶來明顯影響。“主要是這批版號發放總量較少,只能說狀況有邊際改善,但沒有反轉。”一位業內人士稱。
2016年6月,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關于移動游戲出版服務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未經批準的移動游戲,不得上網出版運營。自此,版號迎來一波爆發式增長。
根據澎湃新聞記者統計,2017年國產與進口網絡游戲版號累計發放數量為9368個,2018年為2064個,到了2019-2020年,版號數量則分別為1570個和1405個。在2021年,過審的游戲版號數量僅755個,版號數量呈現明顯的逐年降低趨勢。
此前,游戲版號也曾經歷過一輪暫停發放:因機構改革,版號曾經從2018年3月起暫停9個月,并在2018年12月恢復發放。而從《通知》下發到第一輪暫停發放之間,曾是游戲版號數量高峰期:據統計,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間發放的版號,占據11年來過審游戲版號總數量的68%。
“那段時間的版號數量可以看做是狂野增長,近兩年來,隨著行業政策的收緊,包括相關規范的制定,版號發放總量也已經到了逐步調控階段。”一位券商分析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對于整個行業來講,版號重啟其實也意味著將迎來新一輪的競爭。在總量調控的背景下,想要申請到版號這種稀缺資源,在考慮游戲內容合規的前提下,率先拿到版號只能去提高質量,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也會促進整個游戲行業健康的向前發展。”
從資本市場的態度來看,整體還是對游戲行業表現出信心。招商證券研報顯示,隨著后期版號重啟發放預期開啟,預計游戲板塊將迎來首輪反彈。游戲出海、元宇宙與VR/AR游戲,將成為今年游戲板塊的核心驅動主線。
認為,相對于2018年前后游戲行業版號秩序較亂、棋牌類等特殊品類游戲監管欠缺,當前游戲行業整體秩序更好。且各家游戲公司積極擁抱監管,高效從嚴落實監管要求。強監管下也能實現對精品游戲產品的保護。
而國金證券則在研報中分析稱,游戲企業估值目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關注優質游戲公司估值中樞回暖。例如以騰訊為代表的游戲公司仍處于估值較低水平,隨著版號的恢復發放、游戲出海的持續推進,可以進一步布局優質游戲公司資產。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上述兩家券商,多家研報幾乎一致性地對出海業務表現出興趣。此次獲得版號的游戲企業之一,董事長盧竑巖也于近日在業績會上表態稱,現階段公司對新立項產品均要求其題材能夠在海外發行。
“高質量出海仍是投資主線,關注游戲上市公司國際化進程。流量緊缺和總量控制的大背景下,國內游戲市場增長放緩,大規模、高質量的國產游戲出海更符合文化輸出導向,同時,相對平臺出海,游戲作為內容產品也面臨更小的海外監管風險。”券商研報分析稱。